公元前5至4世纪开始,西方雕塑艺术先后经历了从古希腊时期的辉煌到现代派的繁荣,它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推进密不可分,尤为重要的是其文化特性的逻辑发展,从而让我们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窥测西方艺术史的脉络。
所以有一个结论即是,艺术之始,雕塑为先。而其中人物雕塑又最能显示一个社会文化的整体气息。
李泽厚先生曾说:“雕塑艺术的种类特性就是以静态人体的大致轮廓表达出高度概括的令人景仰的对象与理想。”
在欧洲,以石膏像为写生教材进行素描基础训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些作为写生对象的石膏,多数翻刻自历代雕塑大师创作的大理石或其它材质的经典之作,它们在漫长的时间中被筛选而存留下来,其中我们熟知的大卫、莫里哀、奴隶、拉奥孔等,每一个都造型严谨、形象鲜明、神采生动,这样的造像作品,它所提供的训练与欣赏价值不可估量。
从近代开始,在国内艺术院校融合西方的美术教育体制的同时,也承袭了一套石膏像写生的教学方法。虽然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很多学校对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以适应新时代艺术标准的要求,但在附中阶段尤其是在考量学生怎样更好地与大学专业相衔接的环节上,石膏像的写生训练依然不可或缺。历史之所以选择石膏像作为素描训练的基础教材,是因其过程涉及到的观察、思考、表达方法的概括与精微,稚拙与灵巧,使得它对艺术训练的奠基作用更加稳固和科学。
所以这次展览也不断还原和验证着我们的坚持,在课堂上,我们力求引导同学们打破概念化的观察,使他们不断看到并接近真实的物质,避免空泛地处理对象。进而提取布控画面的有效元素,掌握一张画如何开始和如何渐入佳境。
在理性与感性不断交换之间,同学们也不断冲破固有观念,他们的画面逐渐从拘谨转变为自信和松弛,并且学会从这个训练中提取养料。
而后的课堂上,他们愈加不受时间限制,从容地观察、分析和研究,在画面上作反复的修正和推敲,寻找出铅笔痕迹中明确的轮廓和体积感。从白色的石膏像中观察到明暗色阶的微妙变化,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顺利地完成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
如今一张张挂在展厅的画凝结着他们的时间与汗水,这个包含着偶然与必然的过程在更深远的意义上使同学们意识到从写实入手并非迷恋或炫耀绘画技巧,我们其实是以写实为研究方法,训练观察力,总结造型规律,为未来的艺术之路铺垫道路。
并且我们相信这些财富会助力他们的天赋与才华,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