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附中9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全国中等美术教育校长论坛
2019-11-0510594

2019年10月28日下午,全国中等美术教育校长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行。作为中国美术学院附中9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中国美术学院附中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胡西丹、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校长丁松坚、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校长李晰、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解危等国内知名美术院校附中校长,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曹晓阳,中国美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副主任佟颷,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黄河,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盛天晔,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章孔畅等中等美术教育领域的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围绕着美术教育基础教学,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兄弟院校和而不同、相互取长、相互交流。本次论坛由原中国美院附中校长陈宁主持。

论坛发言人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主持工作副校长:张俊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胡西丹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校长:丁松坚
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解危
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校长:李晰

论坛观点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主持工作副校长张俊:“执守与引领——重识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教学传统”。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教学观或者基础观是两条线,即林风眠与潘天寿不同的艺术观。50年代还有苏联的那套东西,彼此形成了对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引发讨论。这次展览基本呈现了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教学传统的面貌。
一、立足于艺术人才的培养。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从建校之初就明确提出了“艺术学校所能给予学生的,是艺术的基本方法及经验,使之成为未来的艺术家或大艺术家”这样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围绕人才培养展开。这一理念在我们办学历程中一直坚守,一以贯之。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还体现在师资建设方面,国立杭州艺专高中部时期,林风眠、潘天寿等名师大家都主动提出要来高中部上课,他们认为艺术学习的开始阶段与高等阶段均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节点。名师引领入门,是我校早期办学的特点之一,也蕴含着我校重视人才培养的传统。
二、坚持“兼容并蓄”与“中西并重”的教学理念。 一方面,受学院母体“思想自由、兼容并蓄”学术思想的影响,我校在基础教学中始终保有一种包容的态度,多元博采,将各种有益于提升学生艺术基础能力与素养的教学思想纳入到自身的教学体系中来,如法国学院派的教学体系、苏联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等;另一方面,我校在基础教育中一直坚守“中西并重”的教学理念。附中秉承首任校长林风眠所倡导的“调和中西”这一学术思想,对于“基础”的理解绝不仅限于西方造型基础,而是站在一种全球视野下,注重西方造型基础与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两个方面的共同驱进。在不同时期,附中都坚持将民族传统书画内容纳入到课程设置中,坚守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重视基础教育的广度与厚度。 我校的基础教学特别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广度与厚度,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宽厚的艺术技能与宽广的艺术视野。如初创时期,为了避免西方现代艺术教育中偏重技能教育之流弊,我校开设了相当数量的理论副课;50年代,我校经常组织名家讲座、参观展览、下乡下厂等活动,使学生具备“金字塔”般的宽厚基础;改革开放后,我校将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基础等方面的内容纳入教学体系,进一步扩展基础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新世纪,我校率先开设了大学先修课程,将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向中学延伸,为高校培养“艺理通、品学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人才奠定扎实而全面的基础。
四、注重学生艺术理想的培育。 附中的基础教学还特别重视对于学生艺术理想的培育。首任校长林风眠就明确提出学校是要培养艺术家,而非艺匠。学校尊重学生独立自主的艺术思想,学生们艺术思维活跃,也因此孕育出了“一八艺社”、“木铃木刻研究会”等进步艺术团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将艺术理想的培育落实在了日常教学中,“争取当列宾,就是当半个列宾也好!”成为当时附中学生的心声与呼声。新时期以来,附中积极建设第二课堂,将理想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附中于2007年搬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与学院共建、共享“望境”校园,在国美“望境”中筑美育人。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校长丁松坚:

在中国的中等艺术教育中,我们五所美院附中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们这几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那么中国的艺术教育会走上歧途。现在社会教育很狂热,受众很多,但并非都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教育,探讨出一些能够让社会形成共识或者共同认可的标志性观念,引领美术教育的发展。我们青少年这么狂热学习艺术,如果花了大量的金钱学不到什么东西,甚至价值观学坏了,那就要命了,美术教育如果不是在正确的轨道上走的话,那还不如没有。我们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这几所学院附中都在努力办好自己,从央美到国美,我们有很多可以学习的经验,我们自身也是经过了很多年的探索。
附中原来是四年制,有国家教育政策倾斜的支持,一路走来很顺畅,教学成果也很稳定。三年制以后,面对社会培训力量的蓬勃发展,应试教育一下子把附中打得面目全非,这个过程中消失了很多附中,伴随招生倾斜政策的取消,各个学校不得不面临高考来搞应试。很矛盾,我们难以坚持自己的理念,如果高考成绩不能体现我们的优势,那么附中存在的意义就会被质疑,价值何在?我们仅剩的几所附中携手起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办出我们的成果,影响我们的顶层设计,在招生政策这块是否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导向,让优质生源在美术学院继续深造。不然,优秀的人才流失,这是我的一个担忧。
我刚才看了国美附中的展览,深有感触,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整个教学系统也是那么完整,一路延续,学院的血脉也是通过附中一直贯穿下来,这是附中最重要的价值。然而,目前最现实的问题是:附中教育再理想化,还是要面临高考,如果把附中变成一个大画班的话,那么附中真的有点悲凉。希望我们这股力量通过努力做出成果,从而影响各个层面,让高校在招生上给予我们一些支持,附中才有继续往下走的力量。国美从去年开始恢复四年制,其实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如果没有四年制作为基础的话,将来这批孩子学得再好,升学也没有保障。西安美院也在讨论是不是重新回到四年制。
说了一些忧虑,好在教学上我们还是努力地继承学院的传统,没有转向应试教化教育或者短期行为,希望我们的坚持是对的。同时也希望我们的附中能够携起手来,拧成一股力量,影响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胡西丹:

首先祝贺中国美术学院附中90年校庆,大家借此机会欢聚在校长论坛,这个论坛举办得非常好,提供给大家一个交流的平台。央美附中还是四年制,延续央美附中优秀传统,探索如何适应新时代基础美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现状分析。国家高考改革已经开始,北京在2019年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艺考有了新的变化以后,央美附中近年来招生升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国家艺术类高考改革主要变化:一是校考院校数量逐年减少;二是使用美术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院校增多,他们往往采用文化成绩和美术统考成绩综合分数录取,同时设置八个平行志愿。央美附中学生主要考到的学校有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也有少量学生会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今年出现了新的现象,有部分学生考入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综合性院校,学生有了分流。
第二,央美附中优秀教学传统介绍。根据校长论坛的议题,介绍一下央美附中的基础教学,主要还是素描、速写作品的展示。因此,我们选了一些近几年的学生作品,侧重于素描和速写,通过这些作品展示一下央美基础教学的基本面貌。目前,央美附中一、二年级侧重于学生基本造型能力的训练,三、四年级侧重于提升学生对于画面综合的处理,还有高考分流方向的学习。我们到了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分专业。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对现在多元化的教育方向,央美附中近年来也开设了留学生课程。2019届留学课程的毕业生全部顺利进入各大英美大学本科院校,并取得显著的成绩。录取院校包括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等国际一流艺术院校,许多学生进入了这些院校首屈一指的专业。今年是个人申请获得录取通知书数量历年最高,有2名同学得到15所著名院校的录取。图表上是我们今年的成果展示,我们每年都做这样的数据分析。

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解危:

今天上午看中国美术学院附中的回顾展,特别感慨。三、四十年代老先生到五、六十年代的老先生,再到现今学生的作业,特别有顺序,也特别全,有很多我们从小学画的时候就看到过,包括一些老先生的名字,特别感动。
首先,是我们附中的历史之问。我们从哪里来?昨天我们和胡西丹、丁松坚等几位校长在一起讨论,说到央美附中首任校长是徐悲鸿先生,广美附中的首任校长是关山月先生,国美附中首任校长是林风眠先生,这几位都是华人世界中响当当的艺术家。这样的历史之问,我们附中应该形成一个联盟,以前九大美院附中成立过联盟,而且也做过活动。现在附中面临的一些问题都是相同、相通的,例如社会机构的冲击等,但是附中的教学有自身的优势,而且优势非常大。如果说附中教学最高能达到十度的话,那么高考的内容以及难度只是六度,有很多附中学生就像爬梯子一样,爬得很高了,同时还照顾到高考,往下爬两步。
附中教学是本科艺术教育的基石,应该让本院认识到附中的重要性。八大美院只要有附中的院校,应该说发展都非常好。近年来,鲁美附中除了为鲁美输送生源之外,我们优秀的学生也考入央美、国美、广美、西美等。历史之问今天看起来非常畅快,看这些国美附中学生的作业非常畅快,这是鲁美附中要学习的地方。刚才提到首任校长,我们学校宋院长等都是鲁美附中毕业的,鲁美附中毕业生在全国各地都有,也都发展得非常好。
其次,是我们附中的时代之问。我们现在要做什么?既然社会机构对我们有冲击,那么就应该形成合力,坐下来做一些事情,多宣传附中的教学,宣传附中联盟,无形当中在社会上产生积极的影响。附中人有附中的情结,你的同学肯定是你一生的资源,来自全国各地,我们鲁美附中最远的学生有海南、新疆,杭州的学生也非常多,相对来说东北的学生很少。这些同学30年以后聚会,青春就在这里渡过,不管什么样的条件,这是你一生永远的回忆。我们的历史之问其实是一个竖的来源,附中联盟多多地接触,多多地做活动,就形成一个横的联盟。一条横线,一条竖线,这就非常有力量。附中教学应该有两条线,一条是接受传统,另外一条是思想深处的艺术观挖掘出来,学生才不会被技术所限制。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都是不可见的东西,人类的灵魂也是高贵的,可见的东西满足不了人类高贵的灵魂,所以说艺术才产生。
最后,是我们附中的未来之问。这不是我们在座的能讨论的,但是希望在以后的时间中附中联盟继续行使我们的使命,继续与时代前行。谢谢大家!

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校长李晰:

第一,坚持以学院派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学院派的专业教学是各大附中的根基所在,长期实践证明了其价值与优势,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艺术类高考改革的深入,当然还有一些高考班的冲击,使得原先的教学模式做出一些调整。尤其是我们附中,从原来的四年制变成了现在的三年制,文化课和专业课都要学,课时非常紧张。这两年我们也在想是不是变成四年,这样的话还可以开设一些其他的课程,能够区别于社会上的强化班的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第二,在艺术类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文化课教学的改革。专业教学与文化课教学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课教育质量能够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但是文化课教学往往不是我们艺术类学校的强项。文化课教学面临着教师流动性较大、优秀师资缺乏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我们。因此对于文化课我们十分重视,通过各种举措加强文化课教学。
第三,严控生源质量。学校应当以长远发展眼光为引领,并非急于扩大规模和效益,不是说只要达到分数就招。从招生的这个环节来说,应该提升文化课的门槛,比如能否直接参照中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依据中考成绩做一个筛选,那么他们在文化课方面就会从一开始入校就有自己一定的水准,对于未来的教学能够奠定更好的基础。。
第四,在传统的专业教学优势基础上,开拓新的办学亮点与特色,提高办学品质。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专业美术院校师资的优势,针对学生兴趣的差异性,我们开设了一些选修课。孩子们对于各类专业课程非常渴望,他们特别想涉及这样的课程,因此我们把学生晚上的时间利用起来开设选修课。另外,我们针对学生的需求还开设了一些讲座,把美院各系主任和各教学单位的专家请来作讲座,一个月一到两次,针对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办讲座,名称为“轻叩艺术之门”。通过讲座,一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让学生对大学课程有一些了解,对未来选择专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五,加强与大院的交流学习,对接本科专业,为学生指明专业的学习方向。刚才我所说的“轻叩艺术之门”也是针对这个方向,因为我们附中都是归于大院之下,大院给我们的政策支持稍微倾斜一点,我们附中的生存就会好很多,相信各个校长都深有体会。我们在工作中不停地跟院里做各种各样的申请、各种各样的汇报,也是希望院里能对我们有更多的支持,道路且漫长,我们还需要一直地跟大院沟通下去。
最后,我们要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交流办学经验,也拓宽办学思路。新办学模式的建立不是一时的,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有助于相互促进与学习,将有利于建立起健全、科学、全面的办学模式。美院附中的联盟,大家要团结起来,才能共同地将附中的办学发展更进一步地走宽走广。


全国美院附中的代表们发言完毕后,中国美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副主任佟颷,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黄河,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章孔畅分别分享了各自的艺术教学理念和观点,最后陈宁老师再次向来宾表示感谢,论坛圆满结束。